2018学年第二学期4月家长学校
发布日期:2019-12-04 16:47:12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

“养育下一代创新者”

——2018学年第二学期4月家长学校

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

中以外交关系虽然比较年轻,但一直以来,友好互敬;

在农业科技、全民阅读、创新教育等方面,以色列举世瞩目;

他们的创新教育,又有什么特色呢——

 

415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迎来嘉宾——来自以色列的立乐教育科技公司CEO阿米先生,为400多名家长学校及中学部学生代表,分享“创新教育”的秘密。

1、区别创新与解决问题

创新是先发制人,在任何事情发生之前,要引领。解决问题是后发制人。用越少的资源,做越多的事情,是创新很重要的内容。举例来说,以色列都是沙漠,没有水,很难种植。但是,有一天以色列南部农民,发现了一棵绿树,长得非常好。他就发现有个很小的管子,一滴水、一滴水渗透到了这棵树的根部。于是,滴管技术就这么发明了。因为这个技术的发明,改变了全世界的灌溉技术,以色列也变成了欧洲菜篮子。不但养活了自己的人,还出口。在以色列,创新发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创新来源于生活

阿米说,创新并不枯燥,比如说,我们会问学生,每天早餐吃啥?他说,粥。我们问他,有没有可能未来30天每天早餐都不一样?如果要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可以从小小的做早餐开始。每天都可以从小事情中,去寻找一些创新的东西。

3、早期教育的激情

阿米强调自学的作用,鼓励孩子自己探索,落实无所事事式的创新。他的三个孩子,没有一次陪他们做作业。因为一个孩子无助的时候,他就会想办法去求救。一直帮助他们,就会让孩子自我学习能力越来越弱。要让孩子无聊,一天要有一个小时,或是半个小时,让他发呆或者无事做。孩子是一定会是想出来办法自娱自乐的,这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在谷歌,有“天才一小时”,这一小时,要让员工做和工作无关的事情。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4Balagan意识

追求混沌中的创新,鼓励孩子保持初心,固化中寻找弹性可能。他建议不要把孩子弄得太整洁了,例如孩子们刚刚学吃饭的时候,就是在用手在感知世界。他们就是在探索世界。抹得满脸都是饭,没有关系。因为混乱,孩子就要有很强大的信息检索和辨识能力,家长的很多焦虑都是因为总是看着未来,通过逻辑来分析孩子应该做什么。我们要把这些焦虑放在一边,只要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不受到影响,允许一点点的无序,是好事。

5languages——语言

以色列的孩子,一般会四国语言,其中的第四种语言是“编程”,学习人工智能的语言。现在,孩子们在学校学的东西,很大可能进入社会完全没用。我们父母这一辈子,从事的职业也就是一到两个,可是在我们孩子的这一辈,他可以同时做很多行业。我们要培养的孩子,是要快速应对未来的变化的孩子。以后,我们要思考的是,除了知识和技能,还能学到什么。在人工智能时代,怎样才能更有竞争力。

6Chutzpah:无所畏惧的胆识

积极看待离经叛道,学会随时提问,用不同寻常之道去找到意义。如果一定要说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就是这个“Chutzpah”。这个的意思是离经叛道,要面对和接受挑战。在以色列,无论是家里和学校,都会鼓励不同的观点。为什么我们缺少创新意识,是和我们在座各位有关系的。对于家长和领导,想要做到“Chutzpah”很难。但是这件事,只有处于权威位置的人,才能来做到的。挑战权威可能会失败,但是失败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把面对失败看成是学习的经验,就真的是达到了“Chutzpah”。

7、好奇之心永驻

以色列能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登录月球的国家,这份成功,源于三个以色列18岁青年的异想天开。他们享受冒险的乐趣,也乐观面对失败,愿意不断尝试,挑战太空。行动,而不只是思考。希望同学们的好奇之心,永驻。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

 

阿米先生的“创新教育”分享,事例详尽,深入浅出。最后,学校家长、学生代表纷纷提问,互动交流,发人深省——

一年级家长代表 单娟:我们在阿米的创新教育的分享中学习、借鉴。我们处于一个全球创新的世纪,创新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分享,我们知道了创新和解决问题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需要的都是成为终身学习者,学会自我思考和亲身的探索,培养处理危机和快速应对未来的变化的能力。不管是Balagan(混乱意识)还是Chutzpah(无所畏惧的胆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创造思维变化,在不确定性中去学习。在人工智能时代,怎样才能更有竞争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都缺一不可。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之路,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方法和能力,爱他们,也让他们爱自己!

二年级家长代表 徐梦希:今天听了阿米先生的演讲,主题是创新,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创新。创新从生活点滴开始,早餐的变化变为孩子的期待,从中告诉孩子任何事情都可以有创新,再让孩子逐渐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有创新,跳出框架,从中让他们领会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在框架里面。创新无处不在。

三年级家长代表 徐创:以色列以出众的创新意识闻名于世,而这也正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孩子所缺少的。Ami 希望鼓励中国孩子大胆创新、构建严谨清晰的逻辑思维,更好地应对科技化的未来!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创新意识已是可预见的趋势,这是孩子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四年级家长代表 陈云之:犹太教育的创新,更强调对孩子的鼓励和培养,随时问为什么,保持对事物的高度关注和兴趣。在任何事情发生之前,要构思要引领孩子,用最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通过滴管技术的发明、推动全世界的灌溉技术,进而使以色列成为“欧洲菜篮子”的事例,告诉我们创新和解决问题的区别,创新就是先发制人,而非后发制人的解决问题。在生活中积极看待孩子的离经叛道,用非同寻常之道去寻找孩子独特的魅力,鼓励孩子勇于冒险,享受冒险的乐趣,乐观面对失败。甚至要让孩子“无聊”,每天有无所事事的时间,拓宽孩子的思维边界,培养孩子的“天才”。

五年级家长代表 吕秋涛: 今天艾米给我们家长带来了观念大餐。以色列面积小,人口少,资源稀,而获得诺贝尔大奖的人数众多,这源于全民创新,全民阅读。什么是创新呢?早餐的别出心裁案例启发了我。孩子们每天期盼可以吃到怎样的早餐,这份期待就令人感动。做早餐的家长巧心思,这就是创意,而且这个创意既有爱,又有趣。家长的创意意识会感染到孩子具有创意意识。这些微小的坚持就是创新教育。原来创新在细节。感谢艾米的讲座,感谢学校给予学习的机会。

六年级学生代表 戴玟瑾:  阿米先生从做以色列总统保镖开始,后来又做了外交官,之后来到中国,做3D电影相关工作,最后才从事教育工作。在讲座中,他谈到,自学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他从不为他的孩子们请家教,因为在自己思考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会将自身的想法拘束。阿米先生给出的建议是,给孩子一段时间,不安排关于学习的事,自己去“创新”,最后发现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教育不是拘束,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办法,它让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思考。

六年级学生代表 林志诚: 今天以色列教育学家阿米先生来我校进行教育讲座,演讲的主题是创新教育,他有三个子女,但至今从未给他们布置过家庭作业,他注重让孩子在“无所事事”的时间中能有思维的激荡,创新的感悟,让孩子永远保持初心,独立探索,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找到生命的意义,并乐观地接受失败。阿米先生还教了我们一些希伯来语单词,让我们对以色列的文化能有更深入地了解。

七年级学生代表 朱安然:今天晚上以色列的阿米先生为我们作了一场关于“创新教育”的生动讲座,令在座的我们受益匪浅。他提出创新教育的几个要点自学探索在混沌之中创新语言离经叛道冒险。其中勇于质疑,离经叛道是创新的主要因素,当一个人懂得思考并对外界提出质疑时,他的创新思维是较为活跃的。经过为时不长的讲座后,我也对创新有了更多理解,同样也会在之后的道路上争取运用,发明出更新颖的东西出来。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创新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上外尚阳学校将充分吸收本次讲座精神,持续推进对创新教育的探索,进一步通过家校共育,协力育人,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迎接知识、信息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