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革命先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六4中队的小队队员们赴鲁迅公园开展"清明寄哀思 精神永传承"主题实践活动。
中午12时,六4中队的小队队员们列队抵达鲁迅公园。在苍松翠柏环绕的鲁迅墓前,队员们庄严肃立,向鲁迅先生铜像行鞠躬礼,依次敬献白菊并集体诵读《自嘲》《故乡》等经典篇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铿锵之声回荡陵园,少先队员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文化先驱的敬仰之情。
在鲁迅纪念馆,馆内志愿者带领六4中队的小队队员们进行沉浸式参观。通过200余件文物展品、150幅历史照片及场景复原,队员们系统了解了鲁迅从"会稽周家子"到"民族魂"的人生轨迹。在《狂人日记》手稿前,队员们驻足细观,感受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赤子之心;在"铁屋中的呐喊"展区,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队员们仿佛置身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现场。当看到先生临终前仍在修改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手稿时,不少队员轻声感叹:"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是什么支撑先生在病榻上坚持写作?""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该如何传承鲁迅精神?"在互动交流环节,六4中队的小队队员们结合参观感悟踊跃提问。通过"鲁迅朋友圈"主题展,队员们发现这位"斗士"背后的温情:与许广平的鸿雁传书、与瞿秋白的生死情谊,展现了革命者的侠骨柔肠。大队委员金一诺在笔记中写道:"先生教会我们:真正的爱国,既要'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勇气,也要'无穷的远方都与我有关'的担当。"
活动尾声,六4中队的小队队员们在纪念馆前庄严宣誓:"继承鲁迅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据悉,该中队将持续开展"鲁迅作品读书会""鲁迅名言书法展"等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祭扫+情境化研学"的创新形式,引导队员们在历史对话中厚植家国情怀,让百年前的"呐喊"在新时代继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