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尚阳学校“15+25”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做好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的决定。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电视空中课堂,免费提供有关学习资源,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各地要结合本地学习资源,统筹安排,学校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限时限量合理安排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i]各地区,各学校纷纷响应,挖掘资源,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学平台。在此期间,上外尚阳学校尝试结合市级教育资源与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以“晓黑板+直播云”为主要技术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面对教学时空和教学行为分离的挑战,保障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人机交互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25+15”在线教学模式初探
1. “25+15”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疫情期间,为了让居家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好上海市教委提供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上外尚阳学校尝试通过市级平台25分钟的课程与学校自主选择的“晓黑板+直播云”作为技术主平台,组织15分钟网络交互教学环节,构建“25+15”在线教学模式。如图一所示:
![]() |
多维度
![]() |
|||||||||
![]() |
|||||||||
![]() |
|||||||||
![]() |
|||||||||
![]() |
|||||||||
学生端 教师端
![]() |
|||||||
![]() |
|||||||
![]() |
|||||||
![]() |
|||||||
多平台
晓黑板 直播云 辅助平台
图1 “25+15”在线教学模式
本校在线教学模式是以市级资源为主,利用晓黑板提供的直播云作为直播互动平台,以晓黑板作为课程管理平台,以微信,QQ,UMU等其它技术平台作为辅助平台,通过学生进行25分钟的市级课程学习与15分钟利用在线平台进行师生互动的方式,构成了学校“25+15”的在线课程教学新模式。
2. 多平台构建师生交互式在线课堂
在线课堂的优势明显,利用网络,搭建空中课堂,让身处不同地域的学生和教师完成云端相聚。然而,一个技术平台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因此需要多个平台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既能够补充线下课程中提问面不广的问题,又能增加实时互动的特点。让在线教学变得真实,高效,多元。
1)在线课堂-直播云平台
“直播云”课堂作为网络教学的主阵地,能够为教师提供多种高效的互动教学方式,比如:在线举手功能,网络连麦,屏幕互相,在线答题等,这些功能都让在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丰富。同时,在线课堂也能够改变线下课堂教师和学生只能进行一对一交流的问题。教师在讨论区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所有的学生对于教师发出的问题都要进行思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直播云”的回看功能,帮助了学习程度不佳,上课比较容易走神的学生。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学生也可以通过观看回放的方式进行夯实。
2)互动平台-晓黑板APP
“晓黑板APP”是课程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教师可以进行班级管理,作业的提交与反馈,班级文件分享。这个平台贯穿在课前和课后。作为一条纽带连接着在线教学的两个群体,学生和教师。同时,也将线下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家长群体也连接在了一起。通过晓黑板APP的通知或活动功能,在班级群众的家长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教师的要求,解决了因为教学环节的不透明而导致的家校矛盾。
同时,“晓黑板”提供多种反馈方式。不仅仅可以作业反馈,更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结果进行教学反馈。学生也可以提供音频或者图片,丰富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辅助平台
利用UMU进行在线练习检测,习题微课录制。让在线教学更高效,评价更精准,对于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教师可以根据在线练习的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学校教师也通过微信或者QQ等其它交流沟通平台,将家校沟通,个性化辅导等活动落在了实际。
3. 多维度构建高效的在线教学
在空间分离的情况下,通过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维度,构建高效的在线教学。
1)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通过提前观看市级课程,结合自身学生的学情,梳理市级课中的教学难点,进行再讲解。课前还可以进行信息收集的作用。利用晓黑板的问卷,能够很快速的了解到学生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便于教师快速的进行课件内容的调整。
2)课中平台互动
15分钟的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用连麦举手的方式,像线下课堂那样进行一一互动,也可以利用平台内置的选择题或者判断题进行全体学生参与度的检验。
3)课后多元互动
教师的教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的学进行调整的。而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是通过教师的评价而有所转变和提升的。学科教师通过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比如点赞,点亮,表情包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期盼。
4. 多渠道进行课程研究
在线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需要监督和指导。在线教学期间,学校的校长,书记,分管行政会直接进入教师的课堂,对于教师直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对于课堂中优秀的互动做法进行宣传和表扬。一堂课会通过多个渠道被打磨,被研究。
教研组的常态化研讨在教学期间也没有停止过。各个教研组通过定期的网络视频会议,开展课堂教研,对于市级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对于市级课程在自身课堂中的落实进行挖掘和探索。
二、“25+15”在线教学模式的成效
针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教师无法对于整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课堂情况进行有效地掌握。学生对于教师上课的难点也不能进行复现。一旦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明白的地方,很可能就会造成问题的堆积,久而久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恶性的学习方式。
“25+15”在线教学模式通过多维度将市级课程中的教学难点根据本校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分解。有助于强化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同时利用互动平台,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让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行为都留有痕迹。教师对于学生的参与度一目了然。
1.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25+15”的在线教学的课后评价是多元化的,更通过人工智能所提供的大数据,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更为精准的定位。同时,学生更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对于课上的难点通过回放进行多次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更灵活也更个性。
不少线下课堂中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学生,在线学期期间的参与度却非常高。老师所有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都能够认真积极地去回答。通过与这类同学沟通,可以发现学生们往往因为周围干扰小了,学习的参与度就提升了。同时,因为教师的个性化批改,对于这类学生而言,因为感受到了各科教师们对于他们的认同和关注,从而大大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上课时出现的难点,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观看回放进一步巩固,逐渐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
2. 大数据提供学生学习效果个性化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教师个人的任务。学习效果的整体情况,还是以经验为基础。“25+15”在线教学模式,利用了多种平台。每一种技术平台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都留有痕迹,可以追溯。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学校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痕迹来判断。同时,大数据提供学生练习的情况分析,更是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对学生不能一次性理解的教学难点,教师更是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
3. 教师的教学行为更为精准
在线教学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透明的课堂。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于自己的课堂用语和教学环节的设定都是多次推敲,唯恐出现知识性的差错而是学生产生理解性错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教师们的教学用语更加的专业,教学行为也更加的科学,同时对于教学环节的设定也更加游刃有余。通过在线教学的回看功能,教师也可以在回放中发现自己上课过程中的瑕疵进而进行纠正。
三、存在的问题
在线教学既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考验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对于刚刚入职的职初教师而言,开展在线教学就需要他们一手抓教学,一手抓信息技术。不少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有点应接不暇。
同时,有部分教师存在着过高的工作激情,导致了在线教学的时间过长,往往过了晚上8点,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需要进行调整,以面对第二天的学习。这两个问题是在线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进一步完善“25+15”在线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教师给与不同的支持与帮助,加大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研讨力度,对于新兴的教学方式做出适合自己组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目前学校的在线教学模式是统一的,模板化的。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科,使用技术平台的方式和程度应该有所不同。在下一个阶段,学校会在不同的学科组开展个性化的在线教学模式的研讨,让不同形式的在线教学模式在尚阳的教学舞台上绽放不一样的光彩。